7月16日下午,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分论坛之一——“跨国公司与新发展格局”主题论坛在青岛举行。
当前,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进入新发展阶段,跨国公司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?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下,跨国公司又将迎来哪些市场机遇?
围绕“新发展格局下跨国公司共赢新机遇”这一主题,参会嘉宾展开了交流碰撞。
主动作为,融入新发展格局
随着全球疫情持续演变,外贸发展的不稳定、不确定性因素增多。不过,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普遍看好、对中国投资信心不减。
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可尼表示,最近,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《商业信心调查2021》,“我们的成员企业对于中国的预期非常高,而且令人意外的是2020年对于这些欧洲企业的收入和盈利都是很好的一年。很多的欧洲企业非常乐意到中国来运营以及投资,这是一个令人倍受鼓舞的信息。”
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,跨国公司作为重要参与者、见证者、受益者,发挥了积极作用。新发展格局又将为跨国企业带来哪些市场机遇?
“跨国公司是内循环的重要主体,也是促进内外循环的重要力量。”荷兰路易达孚北亚区CEO陈嘉渊表示,跨国公司应当做好架桥者,成为国际经济开放发展的桥梁和纽带。 当天,该公司与青岛签订投资协议,将在青岛建设食品工业园,涵盖高科技生态水产养殖、食品创新、饲料加工、植物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。
在推动建立开放型经济方面,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、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、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宇燕认为,跨国公司可以主动作为,扮演起重要角色,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分工专业化中,推动自由贸易、减少贸易壁垒,才能获得更多的贸易收益。
开放市场,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
我国提出,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、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,这将为跨国公司带来哪些影响?
参会嘉宾普遍认为,在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政策驱动下,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。“我看到很多合作伙伴以及客户,是没有办法只靠自己的力量,在30年或者4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。”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可尼指出,碳中和是中国和欧盟合作的良好契机,希望帮助中国进一步节能减排。他还建议,中国在能源领域、在环保方面进一步打开市场,加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。
“过去一年当中,欧洲商业群体的情绪有了很多积极的变化,欧洲企业对于中国市场是非常乐观的。”丹麦马士基(中国)有限公司总裁彦辞表示,中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,欧洲公司在这方面已经领先,也都在探索新机遇。
优化能源结构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。“突破能源发展的资源约束、环境约束和时空约束,才能让人人享有充足、廉价的清洁能源和智慧服务。”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向良表示,华能集团将以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为引领,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,坚持增量以清洁能源为主体,坚持新能源、核电、水电三大支撑,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。
在法国达索系统亚太地区首席财务官柯滨看来,利用技术来改善工业能源效率,减少污染物的排放,并且发展可再生能源,可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。柯滨表示,公司是世界工业软件的领导者,为全球90%以上高端制造企业提供服务,希望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范围。